2014.09.22

[中华全家福]孔子家祭:“中华第一大家庭”全家福

2014920,农历八月廿七,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65年纪念日。“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”200多位代表从世界各国、中国大陆各地及港澳台齐聚曲阜,为这位举世尊崇的圣贤先祖举行史上最盛大的祭祖大典。   

5点半叫早,洗漱、用餐,630集合。“甲午年孔子后裔曲阜孔庙祭祖大典”活动以这样的节奏开启。杏檀宾馆大堂,一位孔子后裔在圣人“斯文在兹”匾额下正衣冠,等待乘车去孔庙的时间,孔子后裔们都依次与老祖宗合影。胸前黄色的“儒巾”是孔子后裔的身份标志。


这是恢复“祭孔”以来首次在孔子农历诞辰日(八月廿七)举办的“家祭”,世界各地、国内各省份及港澳台“孔子后裔联谊会”都派代表前来,规模浩大。在孔庙神道前集合,孔家孝子贤孙们按照地域编队,秩序井然地等待家祭开始。

家祭活动严格按照传统祭祀礼仪程序举行。658 主祭官高声宣布家祭开始,在提炉、挑灯、引赞等礼生引领下,孔子后裔代表由孔庙神道路南端开始祭祀。

 家祭队伍走过长长的神道,经奎文阁、大成门至杏坛前就位。孔子后裔一路缅怀圣祖,祈佑恩泽。

 礼生们一个个面相庄严,举止庄重。家祭队列鱼贯进入当年为保护孔庙而修建的“万仞宫墙”城门。孔子后裔们行进过程中不忘拍照、录像,记录下甲午祭孔的珍贵瞬间,家祭队伍路过先师手植桧。这是从当年孔子手植桧处第5次发芽繁生的后代。孔子的后裔经世代繁衍至现在已有83代、成为全球人数近400万人的庞大家族,列入《孔子世家谱》的就超过200万,堪称“中华第一大家庭”。家祭队伍按照传统礼制缓行,来到大成门前,大成门朱漆大门紧闭,主祭官朗声宣布“启户”,三通鼓响,大成门徐徐打开,


主祭官与司鼓礼生

祭祖队伍穿过大成门,分列杏檀两侧。礼生敬奉《祭文》,孔子后裔代表恭立杏檀,等待上大成殿行“三献礼”,祭孔大典主要包括乐、歌、舞、礼四种形式,有“闻乐知德,观舞澄心,识礼明仁,礼正乐垂,中和位育”之谓。祭孔大典用音乐、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。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“礼”的涵义,表达了“仁者爱人”、“以礼立人”的思想。家祭全过程要求“必丰、必洁、必诚、必敬”。主祭人到大成殿孔子像前上香鞠躬“三献”之前要先整衣冠、净手,亦净心。

所谓“三献”,分初献、亚献和终献。 初献帛爵,帛是黄色的丝绸,爵指仿古的酒杯,由正献官将帛爵供奉到香案后,主祭人宣读并供奉祭文。亚献和终献都是献香、献酒香、酒分别由亚献官和终献官将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,大成殿外,礼生铺好蒲团,来自不同国家和地方的孔子后裔将依次在此行跪拜大礼。


孔子后裔以传统释奠祭祀叩拜礼形式表达了对圣祖孔子的追思之情。


首次在孔子农历诞辰日举办的家祭——”甲午孔子后裔曲阜孔庙祭祖大典“圆满礼成。

家祭结束后,举办了“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”和“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”挂牌仪式。这两个机构在成立多年之后落户曲阜,是圣人故里和孔氏家族的一大幸事。

家祭之后,孔子后裔们参观“新三孔”之一的“尼山圣境”,身后钢架为正在建设中的高达72的孔子铜像的骨架。

习近平总书记20131127专程到曲阜考察,称要好好看看《孔子家语通解》。这令曲阜人特别是孔氏后人特别骄傲和振奋。


孔氏家族无疑是“中华第一大家庭”。参加家祭的孔子后裔们配合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《中华民族全家福》组委会拍下这张史上最大的民族全家福(汉族局部),向新中国65华诞献礼。(前排配合扯横幅的人中,56数字之后是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会长、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荣誉会长孔德墉先生)。